*策文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企业管理 > *策文件 > 正文
新《信访工作条例》下,信访事项处理全流程(附流程图)
信息来源:       发表时间:2022-10-18 09:37:25
  

 

*总*在**校(国家行*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2022年5月1日,新的《信访工作条例》开始施行。在新出台的《信访工作条例》框架下,信访件该如何办理?该如何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呢?
 
本文在整理总结《信访工作条例》《北京市信访条例》《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试行)》《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初信初访办理工作的办法》的基础上,梳理了完整全流程的操作指南,手把手教你信访的每一个环节怎么办!
(本文除后面标注具体法规名称外,均为《信访工作条例》内容)
\
 
 
1.收到信访请求
 
1.1【信访请求的提出】
 
1.1.1【提出形式】信息网络、书信、电话、传真、走访等形式。
1.1.2【书面形式】信访人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并载明其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1.1.3【口头形式】以口头形式提出的,有关机关、单位应当如实记录。
1.2【走访】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单位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
 
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涉及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法部门提出。
 
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
 
1.3【信息录入及登记】各级机关、单位应当及时将信访事项录入信访信息系统,使网上信访、来信、来访、来电在网上流转,方便信访人查询、评价信访事项办理情况。
 
收到信访请求,应当逐一录入信访人姓名(名称)、地址、信访人数、信访目的、问题属地、内容分类、所属系统、产生信访事项原因等要素,详细录入主要诉求、反映的情况、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相应的事实、理由及信访过程等。留有电话号码的应准确录入。(《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试行)》)
 
1.4【重复信访事项的判定】如信访事项的信访人姓名(身份证号)、地址(问题属地)、反映的主要内容等信息与系统中已登记的另一信访事项均基本相同,判定该信访事项为重复信访事项,已登记信访事项的基本信息自动关联到该信访事项。(《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试行)》)
 
相关人员代信访人反映同一信访事项的,判定为信访人本人反映的重复信访事项。(《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试行)》)
 
1.5【满意度评价】对按照《信访事项办理群众满意度评价工作办法》纳入评价的来信,须将原信扫描存入国家信访信息系统。(《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试行)》)
 
2.甄别处理
 
2.1【甄别时间】行*机关收到信访请求之日起15日内完成。
 
2.2【信访人直接提出的信访请求】按照规定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出具信访事项受理告知书或不予受理告知书告知信访人。
 
2.3【上级机关转送、交办的信访请求】对*委和*信访部门或者本系统上级机关、单位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属于本机关、单位职权范围的,有关机关、单位应当自收到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接收情况以及处理途径和程序;不属于本机关、单位或者本系统职权范围的,有关机关、单位应当自收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异议,并详细说明理由,经转送、交办的信访部门或者上级机关、单位核实同意后,交还相关材料。
 
转送、交办机关分类处理建议需要调整的,可以变更原分类处理建议,选择信访或者其他法定途径处理。(《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
 
2.4【形式要件的补充】对欠缺形式要件的诉求,可以根据情况要求提出该诉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补充。(《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
 
2.5【不予受理的信访请求】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单位又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上级机关、单位不予受理。
 
2.6【不再受理的信访事项】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委和*信访部门和其他机关、单位不再受理。
 
在规定期限内未申请复查、复核的;(《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试行)》)
 
2005年5月1日前已经办结,没有提出新的事实或理由的。(《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试行)》)
 
2.7【重复信访事项】对同时向多个受信人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原则上只办理、告知其中1件,其余存档备查。(《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试行)》)
 
对正在办理期限内的、已有处理(复查)意见且正在复查(复核)期限内的,应向信访人告知有关情况;已告知过正在办理,或已告知过不予(不再)受理,而信访人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继续反映的,存档备查。(《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试行)》)
 
2.8【无法判断是否为重复信访事项】对根据反映的内容和有关地方、部门在国家信访信息系统录入的情况无法判断是否属于不予(不再)受理的,直接或通过下级信访工作机构转有权处理行*机关处理。(《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试行)》)
 
2.9【已适用行*程序处理的重复信访事项】信访人再次通过信访渠道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提出同一诉求的,不再重复处理。对同一诉求提出新的事实和理由的,重新处理并进一步认定是否属于新的事实和理由;属于新的事实和理由的,按初次信访处理;不属于新的事实和理由的,不再重复处理。(《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
 
2.10【重大、紧急事项】各级机关、单位对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应当及时报告本级*委和*,通报相关主管部门和本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不良影响的产生、扩大。
 
2.11【应适用行*程序的事项】
 
2.11.1【范围】行*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中规定了行*机关的相应职权,则该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均应采用行*程序办理。
 
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行*处罚、行*调解、行*裁决、行*确认、行*救助、技术鉴定、行*监察、劳动监察等。
 
2.11.2【处理流程】(《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
 
①首先应与本机关对该诉求负有办理责任的部门进行会商,确定处理途径和程序;
 
②制作告知书,加盖机关印章或者业务办理专用印章,告知信访人已移送责任部门适用相应规定和程序处理。
 
③告知书内容应包括:拟适用的其他法定途径及依据,查询或者联系方式,需要补充提供的相关材料,救济途径和期限等内容。
 
④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未对受理的时间和告知的形式、内容另有规定的,自本机关收到信访诉求之日起15日内送达告知书;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11.3【跟踪处理进展】对适用行*程序处理的诉求,应当跟踪处理进展,并将诉求的处理结果录入国家信访信息系统。(《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
 
2.12【应适用信访答复程序的事项需分类处理】(新旧条例有所区别,提示注意)
 
2.12.1【建议意见类】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应当认真研究论证。对科学合理、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应当采纳或者部分采纳,并予以回复。
 
2.12.2【检举控告类】纪检监察机关或者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应当依规依纪依法接收、受理、办理和反馈。
 
2.12.2【申诉求决类】
 
①应当通过审判机关诉讼程序或者复议程序、检察机关刑事立案程序或者法律监督程序、公安机关法律程序处理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未依法终结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处理。
 
②应当通过仲裁解决的,导入相应程序处理。
 
③可以通过*员申诉、申请复审等解决的,导入相应程序处理。
 
④可以通过行*复议、行*裁决、行*确认、行*许可、行*处罚等行*程序解决的,导入相应程序处理。
 
⑤属于申请查处违法行为、履行保护人身权或者财产权等合法权益职责的,依法履行或者答复。
 
⑥不属于以上情形的,应当听取信访人陈述事实和理由,并调查核实,出具信访处理意见书。
 
2.13【咨询、感谢及诉求不明的事项】存档备查,有必要的可告知信访人补充诉求,并应酌情做好告知、回复工作。(《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试行)》)
 
2.14【受理情况告知】如信访人提供明确联系方式的,应首先选择书面形式告知其信访事项受理情况,同时可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形式提示信访人。(《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试行)》)
 
对当面来访形式提出的信访事项,可当场告知受理情况,并将告知情况录入国家信访信息系统。(《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试行)》)
 
3.办理信访事项
 
3.1【回避】工作人员与信访事项或者信访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3.2【办理方法】各级机关、单位应当坚持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人民调解、行*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综合运用法律、*策、经济、行*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多措并举化解矛盾纠纷。(新旧条例有所区别,提示注意)
 
3.3【调查核实】应当听取信访人陈述事实和理由,必要时可以要求信访人、有关组织和人员说明情况,需要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的,可以向其他组织和人员调查。(《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试行)》)
 
3.4【听证】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可以举行听证。
 
3.5【和解或调解】各级机关、单位在处理申诉求决类事项过程中,可以在不违反*策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在裁量权范围内,经争议双方当事人同意进行调解;可以引导争议双方当事人自愿和解。经调解、和解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或者和解协议书。
 
3.6【办理期限】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
 
4.延期办理信访事项
 
4.1【延期条件】情况复杂的,经本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
 
4.2【延期时间】满足延期条件的,应当在受理信访之日起60内做出延期告知书。
 
4.3【延期告知】延期理由应书面告知信访人。
 
5.信访答复
 
5.1【答复时间】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或经延长的办理期限内答复信访人。
 
5.2【答复形式】应当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书面答复信访人。
 
5.3【可以口头答复的情形】自收到信访请求之日起15日内已经办结的信访事项,经信访人同意,可以口头告知、答复。应保存信访人同意口头告知的证据,以及口头告知的录音、录像等证据。(《北京市信访条例》)
 
与信访请求有关的咨询,以及建议、意见类信访事项,可以口头告知、答复。(《北京市信访条例》)
 
5.4【不予答复的情形】因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联系方式不清、不实等原因无法告知、答复的,不予告知、答复。(《北京市信访条例》)
 
5.5【多人信访的答复】多人提出共同信访事项的,可以对代表告知、答复。(《北京市信访条例》)
 
5.6【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信访处理意见书应当包括:
 
①信访人的投诉请求;
 
②对基本事实的认定;
 
③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
 
④对信访事项的处理意见;
 
⑤信访人不服答复意见寻求救济的法定途径和期限。(《北京市信访条例》)
 
5.7【送达】是否受理告知书、处理意见书、延期告知书均应当在作出后即送达信访人或有关人员,严格履行签收等手续。
 
相关文书及送达凭证均要及时录入信访信息系统。(《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初信初访办理工作的办法》)
 
5.8【上级机关交办的信访事项】在指定的期限内将办理结果报送至交办机关;不能按期办结的,应当说明原因并报告阶段性工作情况。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北京市信访条例》)
 
5.9【登记】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及有关材料应当录入国家信访信息系统。(《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
 
6.救济途径
 
6.1【复查】信访人对信访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机关、单位的上一级机关、单位复查。收到复查请求的机关、单位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
 
6.2【复核】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单位的上一级机关、单位请求复核。收到复核请求的机关、单位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
 
6.3【程序终结】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委和*信访部门和其他机关、单位不再受理。
 

网站主办:中陕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宣传部
地址:西安市航天基地航天大道396号
电话:029-62818148
邮编:710100

中陕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宣传部承办
版权所有: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  中陕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未经允许任何人在任何媒体不得擅自转载和引用本网站的内容
建议使用1920X1024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陕ICP备15016536号-1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鲍鱼app亚洲深夜日综播放永久亚洲欧洲一区二区福利片草草视频暗网呦精品系列在线播放链接链接链接